coverImg
2013-05-11 00:00:00

即使虧本 仍要對社會有貢獻(人間福報)

2013年5月11日
【人間福報/專題報導╱記者李祖翔】

「妹妹,妳想要什麼玩具,儘管挑!」對一位經濟難以負荷、更難為女兒準備慶生禮物的弱勢媽媽來說,一個充滿愛心禮物的「天堂」彌足珍貴。
這個「天堂」裡住了很多人,把彼此用不到的東西拿出來,再由電器專家、工藝好手修復或打造重生。這些禮物可以滿足各式各樣有需求的族群,不僅針對弱勢。

這般另類的天堂,名為「Give543贈物網」,而支持當前一萬五千名愛心網友贈物的平台推手,是四年多來燒了六百萬積蓄及貸款的五個女生──其中一位已升格為媽媽,不僅發想了贈物網的點子,在先生全力支持下,還繼續「無償奉獻」,她是站長的姐姐、擔任贈物網甜美嗓音客服人員的馬玉珊。

原本在電信業服務的馬玉珊,婚後因為常需要輪班,擔心不能照顧剛出生的孩子,就和妹妹馬玉如及妹妹的好友陳念宜、林慧洵、林巧雯,一起討論創業的可能性,當時她們想走公益路線,儘管大部分的人都是公益領域的門外漢,不過馬玉珊說:「我們有超級熱中公益的慧洵在,相信可以克服一切難關。」說來有些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魄,但先生告訴她,即使花很多很多錢都不要緊,因為這是好事。

然而,馬玉珊讓妹妹擔任站長,除了因為馬玉如正值出社會工作幾年對「自我」感到茫然、想做更有意義的事外,妹妹比她還有想法和衝勁。自台大中文系畢業後,馬玉如從事豪宅銷售、風水堪輿等事業,她很會賺錢,也懂怎麼賺,可是在贈物網建立前,她說:「好像感受不到賺錢除了讓自己與父母生活過得更好外,對這個社會有什麼貢獻?」在贈物網建立後,確切知道了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,還可以掌控時間、做想做的事,每天被動容的故事包圍,生命變得格外精采。

收入掛零 換來名聲

不可思議的是,如何讓「善心持續後能養得活自己,變成一個大哉問!」走上公益之路後,她忘卻了賺錢的本能,以致平台經營得特別辛苦。

四年多來,關站數次,因為每個月要花十萬元償付主機頻寬的費用,網站並不華麗,但每一名會員上傳的照片都必須備存,同時上線的會員人數太多就會當機,而贈物網沒有廣告、也沒有交易行為,收入掛蛋;期間馬玉如申請夢想資助金,得到七十萬元補助,也貸了青年創業補助金,每個夥伴都出了贊助,林林總總六百萬,沒有收回一分錢,倒是換來媒體的報導:給了一個「佛心來的」美名。

贈物網的名稱一開始要取give net和get give,結果被不肖人士占據,要給錢才能用,幾個人堵氣,乾脆改名getting gift,但夥伴翻她白眼,說:「誰會拼那麼難的單字?」馬玉如沒料到朋友中有英文這麼爛的,也擔心真的有民眾記不住網站名稱,於是林慧洵提議give 543,台語中諧音五四三就是「隨便什麼都好」,很合創立宗旨。

救急濟貧 兼顧環保

贈物網成立第五年,她們有各自的體會和堅持,馬玉如說,自己在贈物上能做的有限,大部分時間多耗在「平台存活」的抗戰上,雖然一直沒有頭緒,不懂怎麼幫助人又能照顧自己,但她們相信未來,未來一定會找到方向。目前贈物網多了一位工程師,唯一一位領微薄薪水的夥伴,幫忙搞定電腦難題,談頻寬價格時也不用再被當肥羊宰。馬玉珊說,現在網站穩定,能放上公益訊息和一些資訊廣告了。

贈物網的操作概念取自台大批踢踢實業坊,化成網站經營後,即使不是聊天室使用者或學生,都可以索取有需求的二手物品,雖然立意於不浪費的環保觀,卻意外幫助了許多貧困的家庭及邊緣戶。

小行動 看見巧思與用心

加入Give543贈物網的會員高達一萬五千人,不包括因為流量激增、當機毀損而無法留存記錄的舊會員。他們將有用的物資分配到弱勢手中,僅僅會員彼此的分享,也可以把一個人的感動交到一個家庭的手中,且不間斷。

有經濟拮据、公公中風的會員,固定帶菜餚贈與舉債度日的另一個家庭,只因為相信「萍水相逢,有緣卻能成為另一群人生活中的支持者」;有視障會員持續捐贈、想當一個不只被救助的人;也有聽障會員為了把不再使用的物資交給有需求的人,因此迷路而吃上罰單;有一名母親成為會員後,從此不再愁幼兒過節沒有玩具。拿了物品的人,儘管自己是經濟弱勢,也會覺得不好意思白拿,硬是買了一些冰品塞給贈物者,聊表心意,像馬玉如收過一套佛經漫畫,擔任行銷企畫的陳念宜則有過一顆橘子的回贈。

贈物網上不少故事讓人津津樂道。馬玉如如數家珍的指出:「我們有位精通電器維修的會員,專門蒐集大家壞掉的機器,修好後再送給公益組織用;一位低調的會員,每個月固定向一位年邁阿嬤買九千元的水餃,分別送給育幼院和弱勢輔育院,認為這樣做,一份愛心可以幫助三個對象!」

有會員腦筋動得飛快,透過贈物網物資取得的便利,想到運用所長做公益的管道,「一個很會製作頭巾的會員,總是向送布的會員拿布,做好各種頭巾後,送給弱勢孩子。」由於平台發布訊息,募集速度快得驚人,以致想做公益捐贈的企業,合作後都訝異地說:「這效率比有規模的公益團體還要快!」專為街友募冬被的社福機構也激動的反映:「若早知有這個平台,過去就不會有那麼多街友凍死了。」無論受贈者或合作企業的回饋,對她們而言都是激勵。

會員用心 提升意義

贈物網資源多,琳瑯滿目、五花八門,貴的有鋼琴、摩托車、中藥百子櫃以及正版的LV包包,廉價的有普通衣物、杯子和橡皮筋!馬玉如說:「難以想像有人連贈送二十條橡皮筋的訊息都擺上去,結果真的有人要,說正好便當店缺橡皮筋。」還有一位媽媽奶水過剩,想送母乳和自己做的母乳皂,可是怕拿的人會擔心衛生問題,竟然特地去醫院做檢查,附上健康證明。

「實在太有心了!」還有會員匯票給雲林縣迦南地弱勢輔助協會買椅子、送十八張折合桌給伊甸基金會、送運動腳踏車給養護中心、送電腦書給蘭嶼居家關懷協會;中信房屋有一批不用的白帽子,贈物網創意協助處理,贈給弱勢孩子作彩繪用;母親節也有留言廠商就買庇護工場禮物贈弱勢媽媽的合作活動。馬玉如表示,贈物比直接扔掉要多上幾道手續,但贈物能保有物品價值,不浪費又環保,只是沒想到會員的用心、體諒,把贈物的意義加倍提升了。

贈物網 讓她們付出成癮

有了贈物網,付出成了一種癮!馬玉如住家改造的辦公室,布置典雅,有許多公益的資料,養了兩隻流浪貓和一隻狗,小地方就可以感受到她們對公益的熱愛。馬玉如自己贈物、面交的次數僅僅二十次,但她說,有會員已經累計七千多次了。

很多人使用贈物網,是為了幫助弱勢,對自己和社會有更多期許,但她對贈物網的期許只有很簡單的「希望電腦不要當機,否則很多會員無法使用贈物網。」馬玉如過去的生活還算富裕,可是大學畢業後,遊山玩水、銷售豪宅、在中醫診所工作、接堪輿的案子,都不如現在當贈物網站長、埋首公益文案來得快樂,她甚至笑說,「覺得媽媽很需要這個網,因為她買太多東西了。」看到別人不浪費,氛圍就很讚。

馬玉珊最感動會員體諒弱勢的同理心,「我們剛和新竹物流合作,協助贈送高麗菜給有需求的人,有的會員好不容易拿到高麗菜,卻得知還有更需要的公益團體在排隊,就反映希望將已領到的高麗菜轉手出去。」

陳念宜是觀光系畢業,因為對餐飲料理感興趣,畢業後就到飯店工作,三年時間學做料理,但工作疲累加上老闆每個月的虧損讓她想開店的心寒了不少,便改推銷與飯店有關的用品,得知馬玉如創業,想想自己每個月賺兩萬又不開心,而贈物網當下沒錢,但未來呢?她們對未來有無限憧憬,所以咬牙拚了!無薪也無妨。兩年下來,連自己媽媽都被網站的善念影響,發現很多公益團體要的只是油、米等物資,就把現有的寄給他們,陸陸續續寄出二十公斤。

林慧洵則是護士,馬玉如笑稱她是「傑出的公益青年,愛心氾濫到會扶老婆婆過馬路的那種。」於當護士一次只能照顧八床病人,當贈物網媒體與非營利組織的連繫窗口,卻能幫助更多人,她說:「做公益有很多方式,贈物網比較現代化,也是最快影響人的一種。」雖然不知道能有多少收入,至少是確認可以做的事。

曾在報社當廣告業務的林巧雯,中途到上海做行銷,去年又回來幫忙。被說是「愛哭鬼」的林巧雯,人很單純,一次要帶卡通水杯給住在天母的會員,她想,能住在天母不可能是物質生活缺乏的人吧?誰知對方年齡跟她差不多卻先生早逝,住在鐵皮屋,獨力撫養幼子,一想到自己平時都在購物和與朋友聚餐,過得太幸福,就激動得把車上的一切,如面紙(她的收藏品)、礦泉水和保養品都塞給人家,還哭了很久。「若不曾參與這個夢想,我不會知道這個社會有那麼多默默付出關愛的團體,不會知道有這麼多弱勢等待救援。」林巧雯希望自己能在工作的時候,同時關心千萬人。

「有人的需求很簡單,只是二手衣、文具和書,但是誰知道他們有需求呢?我相信人性本善,只是沒有一個管道讓人們去了解弱勢者的需求,因此Give543需要存在。」這是她們共有的信念。

贈物網操作真簡單
贈物:我給、你拿 
求贈:我要、你給
步驟1 上傳贈送物品的照片或留言需要哪些物資
步驟2 留言表示想要索取或上傳可送的物品照
步驟3 相約面交地點或郵寄

註:加入會員免費。網站另有感謝區,讓受贈者上傳使用物品的紀錄、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。

贈物網址:www.give543.com

 

image

0/500字
後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