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erImg
2022-03-24 00:00:00

無「用」良品再生計畫!GC贈物網搭建共享平台 為閒置物件找尋下一個家 (樹冠生活)

2022-03-24
還記得《玩具總動員》嗎?活在物質豐腴的時代,人與物的關係反而漸顯淡薄,一箱童年玩具,往往不是塵封家裡深處,就是流離失所、等待焚化掩埋。那何不在狀態不錯的時候,將歡樂分享給下一位使用者?秉持惜物精神與共享價值,正是 GC贈物網 創立的初衷。

成立剛滿十三年,GC贈物網(後簡稱贈物網)是全台最大的線上物資交流平台,有著九萬名註冊會員,分享超過439萬件物品,幾乎每天都有上萬件物資正在分享與流通,平均每96秒就有一件物品找到下一個家。不少人好奇,贈物網上究竟有什麼好領?其實上面無奇不有,小至原子筆,大至汽機車,都曾有贈送經驗,名牌包與手機更時有所聞。

目前,不只提供免費平台任物資循環,更與超過50間企業合作ESG計畫,成立「企業好物」專區,讓企業參與公益更簡單。也讓約580間公益團體與偏鄉學校優先索取物資,實踐物盡其用的精神。看來追求共享主義的理想國正在成真,光是分享,就為地球省下超過9,413噸的碳排放。

image
共享是贈物網的口號,也是實踐。

為什麼你不要的東西,會有人要?

處在一個天天都是購物節,人人都是勸敗王的時代,習慣把錢錢變成喜歡的樣子,無意間也養成囤物習慣,直到斷捨離那天,才發現許多東西,連包裝都沒拆。創辦人 馬玉如說:「其實這個世界物質早就不虞匱乏了,人們也從『累積』走向『體驗』,像是airbnb或共享機車,都在用共享代替購買。」

說起贈物網的創業契機,竟來自一個九成新的貓籠。「原價7200、品項完整、在家旁邊,原物主因寵物意外離世,在媽媽嫌佔空間的兩難下,差點直接丟棄。」好在這篇BBS站的贈送訊息,被剛好撿到貓的馬玉如看見,面交時不只拿了貓籠,還受到無比感謝。事後回想:「只要是人都會捨不得啦,如果資訊能夠流通,或許全新的東西不會被丟棄,你也不用再去買一個新的,不只可以省錢,也讓環境更好,何樂而不為?」其實丟棄與分享,就在一念之間。

image
贈物網有超過一半的物件是全新,當中不乏好物。

「過往大家都只關注怎麼把物品生產出來,卻很少人想到然後呢?」創立於2009年,那時並沒有現在常見的臉書二手交流區,在意物品去向的馬玉如,認為其實很多物件都是在還可以使用,甚至全新的狀態被丟棄,就自己架起網站,創立交流平台,開鑿出需求池與禮物池,讓閒置物品除了囤積與丟棄,還有其他選擇,也設計出感謝回饋機制,讓收到物品後的謝意,如實表達。

「然而,丟棄只要一秒鐘,分享卻要拍照上傳」重視使用者體驗,贈物網簡化認領與贈送的流程,不必填過多個資,用戶甚至就有七十幾歲的婆婆,分享正是老少咸宜。且索取物資也只要付運費即可,目前就與新竹物流、全家便利商店、郵局合作,一同讓共享成為可能。根據統計,三個月沒碰過的東西,放到第三年還是會丟掉,「就想像在逛免費的MOMO或蝦皮,我們有超過一半的物品都是全新的,如果看到喜歡,豈有不認領的道理?」馬玉如侃侃而談。

image
贈物網APP操作輕鬆,沒事就可逛逛。

贈物經濟?推動企業ESG分享減碳行動

然而,不從贈與方收錢,不向認領者收費,甚至官網內沒有任何廣告露出,為何贈物網可以運行超過十三年?還能年年為社福機構與偏鄉學校募集資源?關鍵其實在於促成多贏的思維。

2019年奪得《WCIT永續發展傑出獎》,2020年榮獲《亞太社會創新合作獎-環境永續獎》,贈物網獲獎無數的背後,與大環境的轉變有關係。相比過去企業首重營利,如今更多企業認同ESG思維,不只更加注重社會責任,也同步重視自然環境、社會利益等面向。憑藉多年共享經驗,贈物網的主要營收來源,就是邀請企業共同推行「分享減碳行動」,以「代客贈送」的模式,提供懶人服務,企業只需號召夥伴將無用良品帶來公司,贈物網就會以企業之名,將物品上架「企業好物」專區,且設定前五日優先給弱勢單位索取,簡簡單單,讓做公益,很容易。

image
贈物網行動深受全球各地肯定,創辦人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。

當中,贈物網的合作案例出現在15間企業的永續報告之中,如特力集團就捐出70箱閒置物品;中石化公司則在半個月達標30箱物品,總共重480公斤,為地球減少988.8公斤的碳排放量;研華科技則短短五天就捐出101箱,達到96%的媒合率,分享給17間公益團體、偏鄉學校;遠東SOGO舉辦三個月,就為地球減少碳排2,890.7公斤。

image
左:中石化公司參與贈物;右:研華科技以贈物森友會號召夥伴參與。(圖片來源:贈物網)

其中,令馬玉如印象最深刻的是從事紡織業的聚陽實業。「很特別的是他們找了上游製造商與下游品牌商一起參加,邀請整個供應鏈的企業都共襄盛舉。最後,甚至當中生產鏈的廠商也來找我們合作。截至今日,已為地球減少約3,059公斤的碳排放。」從閒置物循環再利用的行動來看,就符合多項SDGs目標,如減少不平等、永續城市與社區、責任消費與生產、氣候行動等永續指標。此外,公益團體也因而更容易取得物資,樹冠影響力投資就曾為贈物網進行統計,當公益團體需求在贈物網曝光,相比自行募集,就快了79個小時達成目標。而參與贈物的企業員工,也能將閒置物品捐出,有助身心健康。

image
聚陽實業邀請上下游合作廠商共「箱」盛舉,捐贈多箱閒置物資。

不只企業協力,贈物經濟也走入校園

不在乎天長地久,只在乎曾經擁有,說來現實,但這正是「階段性物資」的真實處境。像一暝大一吋的繈褓時期,童裝穿過一年不算虧,穿了兩年再給弟弟穿,這些過了村就用不到的物資,正適合到贈物網來分享,不只讓新手父母在往往青黃不接的育嬰時期,少去添購的經濟壓力,也實現物盡其用的可能。

image
偏鄉小朋友收到物件來自贈物網的聖誕節禮物。(圖片來源:贈物網)

相同地,當大學開學,賣場總會出現入學懶人包的生活用品組合,也有許多教科書交流與交易的訊息浮上檯面,再再說明校園正是階段性物資的集散地!贈物網今年度就與臺北大學合作,關注大學內部的物資循環可能,準備開發校園型的「共享圈APP」,就跟贈物網平台的操作一樣,簡單步驟就讓新生省去添購,舊生不必丟棄。且透過分享,物資便不用焚化掩埋,不必再次生產,不只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,同時促成共享生態系的發生,學校端也能取得相關減碳認證,一舉數得。馬玉如笑著說「到時就來拍一支零元入學的影片,讓入學不再困難,也讓共享被看見。」更期待未來全台各大學內部都能相互共享。

image
大學生活充斥階段性物資,透過分享,達成物盡其用是計畫目標。(Photo by Buro Millennial from Pexels)

讓贈物網,走向國際

「共享,其實還有很多可能性。」贈物網目前也跟收納教母合作,協助收納出來的囤積物走向共享。卻也坦言「其實最難的還是意識推廣」,台灣普遍存在買新不買舊的思維,且撿別人二手總會有點丟臉的面子情結,是仍須努力的部分。贈物網營運長Susan則說:「其實這樣的狀況已經在改善了,像是日本的二手文化就很興盛,因為民族性中就有很強的愛物精神,再搭上生活風格的美學,台灣很多年輕人慢慢就接受與反轉過往的思維。」

image
贈物網合照。問起為何喜歡贈物網?贈物網夥伴們除了認同永續價值,不少人也認為良好的團隊合作與互動,給彼此很多鼓勵與支持,更有一位夥伴深受創辦人的毅力給感動。

三年內,目標將贈物網模式輸出海外,第一站日本?中國?馬玉如還在評估,走了十三年,贈物網的故事,未完待續。若是下回,您面對著家裡無限增生的囤積物,準備大丟特丟前,就用贈物網,讓無用良品再生!給物件再一次被使用的機會。

image
創辦人 馬玉如:「美學很重要,台灣政府與民間都有很強的文創能量,環保產品又潮又好用,是未來的目標。」

Info
GC贈物網官網
GC贈物網粉絲頁

文 / 黃筑瑜
圖 / 黃筑瑜

新聞來源:樹冠生活

image 

0/500字
後留言